咨询电话

1522173440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酮体代谢的“双刃剑”——肺癌肿瘤起始细胞的代谢适应与治疗新靶点

酮体代谢的“双刃剑”——肺癌肿瘤起始细胞的代谢适应与治疗新靶点

更新时间:2025-10-28 15:33:52 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3

微信图片_20251028153236.png

一、 研究背景:肿瘤起始细胞的代谢挑战与未知领域

癌症研究的核心之一在于理解肿瘤细胞如何应对其复杂的微环境,特别是营养物质的限制。肿瘤起始细胞(Tumor-Initiating Cells, TICs)作为驱动肿瘤发生、发展和复发的核心群体,往往栖息在肿瘤内氧气和营养物质匮乏的区域。尽管主流观点认为肿瘤细胞依赖葡萄糖代谢,但TICs如何在这种葡萄糖受限的环境中生存和维持其干性,长期以来是一个未解之谜。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于TICs对其他营养物质(如蛋氨酸)的依赖性,而对它们在极端葡萄糖缺乏条件下的代谢策略缺乏深入了解。

此外,饮食干预,尤其是生酮饮食(Ketogenic Diet),作为一种提高脂肪摄入、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的饮食方式,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展现出潜力。然而,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具体机制以及对不同类型癌细胞的影响,尤其是在TICs层面,仍需进一步的阐明。理解TICs如何感知和响应生酮饮食,以及这种响应是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治疗窗口,是本研究的重要切入点。


二、 研究结果:酮体代谢的“双刃剑”与MCT1-CD147轴的揭示

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设计,揭示了肺癌TICs在葡萄糖缺乏时,会发生一场关键的“代谢转换”——从依赖葡萄糖转向利用酮体作为能量和合成前体。

1. TICs的代谢灵活性:从葡萄糖到酮体

· 对葡萄糖的差异化依赖: 研究发现,肺癌TICs与非TICs(即 Bulk 肿瘤细胞)在葡萄糖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。Adh(非TIC)细胞在低葡萄糖环境下生长受限,而TICs在低至中等葡萄糖浓度下(5.5 mM,接近生理水平)生长不受影响,显示出其对葡萄糖的依赖性较低。

· 酮体成为低糖环境下的“救星”: 当葡萄糖浓度进一步降低至超低水平(1.4 mM),TICs的增殖受到严重抑制。然而,在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乙酸(一种主要的酮体)后,TICs的生长得到显著恢复,甚至能够维持其在小鼠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。这表明酮体在葡萄糖缺乏时,能够直接为TICs提供能量和合成原料。

· 生酮饮食的双重效应: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进行长期生酮饮食干预,虽然并未显著影响整体小鼠的健康,却能够促进肺癌TICs在肿瘤内的增殖,并增强其肿瘤起始能力。这似乎与直接靶向肿瘤的初衷相悖,但研究者深入分析,发现正是这种饮食干预,创造了TICs对特定代谢通路的依赖性,从而为后续的靶向治疗埋下了伏笔。

2. 酮体代谢的下游通路:驱动脂肪合成与维持细胞稳态

· 酮体燃料驱动TCA循环和脂肪合成: 通过代谢组学和同位素示踪实验,研究明确了酮体在TICs中的具体去向。13C-标记的β-羟基丁酸能够有效地标记TCA循环中间产物(如柠檬酸)和多种脂质(如磷脂),证明酮体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不仅能进入TCA循环提供能量,还能驱动从头脂肪酸合成(de novo lipogenesis)。

· 脂质蓄积与能量储备: TICs表现出比Adh细胞更丰富的脂滴,并且在葡萄糖缺乏时,这些脂滴会被动员使用。酮体补充能够快速恢复脂滴的丰度,说明TICs能够灵活地利用酮体进行脂质的合成和储存,以应对能量和物质的潜在短缺。

· 脂肪酸合成酶(FASN)成为潜在靶点: 由于酮体能够显著促进脂肪酸合成,研究者推测,抑制脂肪酸合成过程(如FASN)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策略。实验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设:在酮体补充的低葡萄糖条件下,TICs对FASN抑制剂(cerulenin)的敏感性大幅提高。

3. MCT1-CD147轴:酮体摄取与癌细胞“成瘾”的关键

· MCT1作为酮体转运的关键: 研究发现,单羧酸转运体1(MCT1)在TICs中表达上调,并且是酮体摄取到细胞内的关键转运体。

· CD147是MCT1的功能“保镖”: 令人惊讶的是,敲除CD147(一种伴侣蛋白)导致MCT1蛋白表达下调,且细胞表面MCT1的表达显著减少,从而阻碍了 13C-β-羟基丁酸的摄取和后续的代谢。这表明CD147对于MCT1的正确折叠、膜定位以及功能至关重要。

· MCT1抑制剂在酮症饮食下疗效显著: 在小鼠模型中,使用MCT1抑制剂AZD3965,结合生酮饮食,能够显著抑制TICs的肿瘤生长。这表明,生酮饮食诱导的对酮体的“依赖性”与MCT1的表达和功能密切相关,使TICs对MCT1的抑制变得更加敏感。

4. CD147作为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

· CD147的肿瘤起始能力: 通过细胞分选和动物模型实验,研究证明表达CD147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肿瘤起始能力,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。

· CD147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: 分析临床样本发现,CD147在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,并且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。特别地,在EGFR TKI耐药的患者中,CD147的表达水平更高,暗示CD147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性和侵袭性增加有关。


三、 研究结论:揭示TICs的代谢重塑与精准治疗新策略

本研究的核心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
1. 肺癌TICs具备独特的代谢适应性: TICs能够通过激活酮体代谢通路,在低葡萄糖环境下维持生存和肿瘤起始能力,这是其区别于Bulk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。

2. 生酮饮食的双重作用: 生酮饮食虽然表面上似乎“滋养”了TICs,但其真实作用是创造了一种对酮体代谢的“成瘾性”依赖。这种依赖性使得TICs对MCT1-CD147轴的抑制变得异常敏感。

3. MCT1-CD147轴是关键的“酮体门户”:MCT1负责将酮体转运入细胞,而CD147是MCT1发挥功能不可或缺的伴侣蛋白。阻断MCT1或破坏CD147的功能,能够有效抑制TICs的酮体利用,进而损伤其增殖和肿瘤起始能力。

4. 协同治疗策略的潜力: 结合生酮饮食和MCT1抑制剂(或FASN抑制剂)的协同治疗策略,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方向。这种策略利用了TICs在低葡萄糖环境下的代谢漏洞,实现精准靶向。

5. CD147的潜在临床价值:CD147不仅是MCT1功能的重要调控因子,其在肺癌中的高表达也预示着其可能作为一种预测TICs酮体依赖性和治疗响应的生物标志物。


总而言之,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肺癌TICs在营养限制下的精妙代谢调控机制,更重要的是,它提供了一个基于代谢适应性的“靶向-饮食协同”治疗新思路。通过巧妙地利用生酮饮食带来的代谢“脆弱性”,科学家们为开发更有效的肺癌治疗方案开辟了新的途径。

 

扫码关注

邮箱:yilaibo@shyilaibo.com
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长江南路180号长江软件园B650

版权所有© 伊莱博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6661号-1 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

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6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