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文章
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
感染类型 | 推荐动物 | 接种途径 | 研究重点 |
---|---|---|---|
肺炎模型 | C57BL/6小鼠 | 鼻内/气管内接种 | 肺部炎症、细菌清除率 |
败血症模型 | BALB/c小鼠 | 尾静脉注射 | 全身炎症反应、器官损伤 |
尿路感染模型 | C3H/HeN小鼠 | 膀胱内灌注 | 膀胱定植、肾侵袭性 |
肝脓肿模型 | 糖尿病小鼠 | 门静脉注射 | 高毒力株(hvKP)的致病机制 |
菌株选择:
标准株:ATCC 43816(K2血清型)
高毒力株(hvKP):NTUH-K2044(K1血清型,含magA基因)
培养条件:
LB培养基,37℃振荡培养至对数期(OD600≈0.6,~10⁸ CFU/mL)。
PBS洗涤2次,调整浓度至目标CFU(如10⁶–10⁷ CFU/50 μL)。
鼻内接种(无需麻醉):
小鼠仰卧固定,垂直滴鼻(50 μL菌液,含10⁶–10⁷ CFU)。
气管内接种(精准下呼吸道感染):
麻醉后暴露气管,注射30 μL菌液(需手术经验)。
尾静脉注射:
100 μL菌液(10⁴–10⁵ CFU),监测72小时生存率。
经尿道灌注:
麻醉小鼠,导尿管插入膀胱。
注入50 μL菌液(10⁷ CFU)并夹闭尿道1小时。
链脲佐菌素(STZ)预处理:
腹腔注射STZ(50 mg/kg×5天),血糖>300 mg/dL后接种。
门静脉注射:
手术暴露门静脉,注射100 μL菌液(10⁶ CFU)。
组织匀浆法:
肺/肝/脾组织称重,匀浆后梯度稀释涂板(LB琼脂),24小时后计数CFU。
血液培养(败血症模型):
尾静脉采血100 μL,铺板检测菌血症。
组织病理:
4%多聚甲醛固定,H&E染色评估炎症(中性粒细胞浸润、脓肿形成)。
细胞因子检测:
ELISA测定血清或肺灌洗液中IL-6、TNF-α水平。
记录感染后7天内生存率,绘制Kaplan-Meier曲线(Log-rank检验)。
耐药株构建:
选择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株(如KPC-KP),调整接种剂量(10⁵–10⁶ CFU)。
生物安全:
高毒力株(hvKP)需在BSL-2+条件下操作。
伦理终点:
体重下降>20%或严重呼吸困难时需安乐s。
对照设置:
空白对照(PBS接种)、减毒株对照(如ΔwcaG突变体)。
产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