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5221734409

当前位置:首页   >  实验服务  >  动物感染模型 > HSV-1动物模构建

HSV-1动物模构建

简要描述:HSV-1动物模构建:单纯疱疹病毒1型(HSV-1)动物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病毒感染机制、潜伏-再激活过程及抗病毒药物/疫苗开发的重要工具
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7-09 09:00:41
  • 访  问  量:1

详细介绍

一、HSV-1动物模构建常用动物模型选择

  1. 小鼠模型(常用)

    • 品系:BALB/c、C57BL/6、SKH-1无毛小鼠(便于观察皮肤病变)。

    • 优点:成本低、操作方便;可模拟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。

    • 局限性:小鼠对HSV-1的天然抵抗力较强,需调整病毒剂量或免疫抑制。

  2. 兔模型(如新西兰白兔)

    • 应用:眼部HSV-1感染(角膜炎模型)、潜伏感染研究。

    • 特点:眼部和三叉神经节潜伏感染与人类更相似。

  3. 豚鼠模型

    • 优势:可建立生殖器HSV-1感染模型,模拟皮肤-黏膜病变。


二、HSV-1动物模构建病毒接种方式与疾病模型

1. 急性感染模型

  • 接种途径

    • 角膜划痕接种:模拟疱疹性角膜炎(病毒滴度通常为1×10⁵~10⁶ PFU/眼)。

    • 鼻内/颅内接种: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(如脑炎)。

    • 足垫或皮肤接种:观察局部病变和神经侵袭。

  • 表型

    • 接种后3-7天出现红肿、溃疡(皮肤/角膜)、神经症状(竖毛、瘫痪)。

2. 潜伏-再激活模型

  • 步骤

    • 物理刺激(紫外线照射、角膜划痕)。

    • 免疫抑制(环l酰胺、地s米松)。

    • 应激(热休克、束缚应激)。

    1. 通过角膜或皮肤接种HSV-1(如KOS或McKrae株)。

    2. 急性期后(约7-14天),病毒在三叉神经节(TG)或背根神经节(DRG)进入潜伏状态。

    3. 再激活诱导

  • 检测潜伏病毒

    • PCR检测神经节中HSV-1基因组(如LAT基因)。

    • 体外神经节培养后检测病毒复活。

3. 免疫缺陷模型

  • 应用:研究宿主免疫应答(如T细胞缺陷小鼠)。

  • 例如:SCID小鼠或IFN-γ敲除小鼠,感染后症状更严重。


三、关键实验参数

  1. 病毒株选择

    • 实验室常用株:KOS(低毒)、McKrae(高毒,易再激活)、17syn+(潜伏研究)。

  2. 病毒滴度

    • 小鼠角膜/皮肤:10⁵~10⁶ PFU;颅内接种:10³~10⁴ PFU(避免快速致死)。

  3. 感染监测

    • 临床症状评分(如眼部病变分级、皮肤损伤面积)。

    • 病毒载量检测:qPCR(如gB基因)或噬斑试验(Plaque Assay)。

    • 免疫组化:检测病毒抗原(如HSV-1 gD)。

    • 组织病理:神经节炎症、神经元坏死。
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生物安全:HSV-1为BSL-2病原体,需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操作。

  2. 对照设置

    • 空白对照(PBS接种)、灭活病毒对照。

  3. 动物福利

    • 颅内或高剂量感染可能导致瘫痪/死亡,需设定人道终点。

  4. 潜伏感染验证

    • 需通过抗病d药物(如阿x洛韦)清除急性期病毒后再检测潜伏。


五、局限性及改进方向

  • 局限性

    • 小鼠模型难以w全模拟人类HSV-1的长期潜伏周期。

    • 兔/豚鼠成本高且操作复杂。

  • 改进方向

    • 人源化小鼠模型(移植人类神经节组织)。

    • 基因编辑动物(如HSV-1受体转基因小鼠)。

产品咨询

留言框

  • 产品:

  • 留言内容:

  • 您的单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常用邮箱:

  • 详细地址:

  • 验证码:

扫码关注

邮箱:yilaibo@shyilaibo.com
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长江南路180号长江软件园B650

版权所有© 伊莱博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6661号-1 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

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6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