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5221734409

当前位置:首页   >  实验服务  >  动物感染模型 > H1N1小鼠模型构建

H1N1小鼠模型构建

简要描述:H1N1小鼠模型构建:构建H1N1流感病毒小鼠模型是研究病毒致病机制、免疫应答及疫苗/药物评价的重要手段

  • 更新时间:2025-07-09 09:04:02
  • 访  问  量:1

详细介绍

一、H1N1小鼠模型构建动物选择

  1. 常用品系

    • BALB/c小鼠:对H1N1敏感,免疫应答强(Th2偏向),适合疫苗研究。

    • C57BL/6小鼠:Th1应答优势,适合免疫机制研究。

    • DBA/2小鼠:对部分H1N1毒株高度易感,可致重症肺炎。

  2. 年龄与体重:6-8周龄(18-20g),避免年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差。

  3. 饲养环境:SPF级设施,控制温湿度(22±2℃,50%湿度)。


二、H1N1小鼠模型构建病毒准备

  1. 毒株选择

    • 实验室常用株:A/Puerto Rico/8/1934 (H1N1, PR8)、A/WSN/1933 (H1N1, WSN)。

    • 临床分离株:需通过MDCK细胞或鸡胚传代适应小鼠。

  2. 病毒扩增与滴定

    • 在MDCK细胞或鸡胚尿囊腔中增殖,测定TCID₅₀或PFU(空斑形成单位)。

    • 储存:分装后-80℃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

三、感染流程

1. 麻醉与接种

  • 麻醉:吸入异f烷(3%诱导,1.5%维持)或腹腔注射戊巴b妥钠(50mg/kg)。

  • 接种途径

    • 鼻内接种(常用):小鼠仰卧,垂直滴注病毒液(30-50μL/只,含1×10³~10⁵ PFU)。

    • 气管内接种(需手术暴露气管):精准递送至下呼吸道,适用于重症模型。

2. 剂量优化(以PR8为例)

  • 亚致死感染:1×10³ PFU(用于免疫研究)。

  • 致死性感染:5×10⁴ PFU(生存率分析)。

3. 对照设置

  • 阴性对照:PBS或未感染细胞上清。

  • 灭活病毒对照:紫外线或β-丙内酯灭活病毒。


四、感染后监测与评估

1. 临床评分

  • 体重下降:每日称重,下降>20%为人道终点。

  • 症状评分(0-5分):

    • 0分:无症状;1分:竖毛;2分:活动减少;3分:呼吸困难;4分:濒死状态。

2. 病毒学检测

  • 肺组织病毒载量

    • 处死后取肺,匀浆后通过qPCR(检测NP基因)或噬斑试验(PFU/g组织)。

  • 鼻腔冲洗液:监测上呼吸道病毒脱落。

3. 病理分析

  • 肺组织HE染色:评估炎症(肺泡壁增厚、浸润)、出血、坏死。

  • 免疫组化:检测病毒抗原(如NP蛋白)分布。

4. 免疫应答分析

  • 细胞免疫:流式检测肺内CD8⁺ T细胞、巨噬细胞(如CD11b⁺F4/80⁺)。

  • 体液免疫:ELISA检测血清IgG/IgA(针对HA或NP蛋白)。


五、注意事项

  1. 生物安全

    • H1N1为BSL-2病原体,操作需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,废弃物高压灭菌。

  2. 剂量验证

    • 预实验确定毒株的LD₅₀(半数致死量),避免过度感染导致快速死亡。

  3. 时间节点

    • 急性期:感染后3-5天(病毒复制高峰);

    • 恢复期:7-14天(免疫应答高峰)。

  4. 伦理终点

    • 体重下降>20%、严重呼吸困难或无法进食时需人道处死。


产品咨询

留言框

  • 产品:

  • 留言内容:

  • 您的单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常用邮箱:

  • 详细地址:

  • 验证码:

扫码关注

邮箱:yilaibo@shyilaibo.com
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长江南路180号长江软件园B650

版权所有© 伊莱博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6661号-1 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

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6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