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文章
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
动物:大鼠(SD/Wistar)、小鼠(C57BL/6)、兔(新西兰兔)。
建模方法:
碱烧伤:用NaOH(0.1–1 M)滤纸片贴附角膜10–30秒。
酸烧伤:H₂SO₄或HCl处理。
机械刮伤:用角膜铲或针头刮除角膜上皮层(可控制深度)。
化学烧伤:
感染性角膜炎:接种细菌(如铜绿假单胞菌)或真菌(如白色念珠菌)。
检测指标:
角膜混浊评分(0–4级)、荧光s钠染色(上皮缺损面积)、组织病理(炎症细胞浸润)。
动物:小鼠、兔。
建模方法:
药物诱导:皮下注射东莨菪碱(0.5 mg/100 g,每日1次,持续7–14天)。
环境诱导:低湿度(≤30%)+ 气流暴露(如风扇直吹)。
自身免疫模型:如MRL/lpr小鼠(自发干燥综合征)。
检测指标:
泪液分泌量(Schirmer试验)、角膜荧光素染色、杯状细胞计数(结膜活检)。
动物:大鼠、小鼠、兔、灵长类(如猕猴)。
建模方法:
激光诱导:氩激光光凝房角(需前房注射印度墨汁增强吸收)。
微球注射:前房注射聚苯乙烯微球(10 μm,阻塞小梁网)。
激素诱导:地s米松滴y液(4–6周,适用于兔)。
检测指标:
眼压测量(Tonolab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)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(Brn3a免疫染色)、视神经轴突损伤(电镜)。
方法:
视神经钳夹:手术暴露并夹持视神经(大鼠常用)。
NMDA诱导:玻璃体内注射NMDA(兴奋性毒性导致RGC死亡)。
动物:大鼠、小鼠、兔。
建模方法:
亚硒s钠(Na₂SeO₃)皮下注射(新生大鼠,15 μmol/kg)。
糖皮质激素(地s米松)长期滴眼。
药物诱导:
紫外线诱导:UV-B照射(每日5–10分钟,持续数周)。
遗传模型:如αA-晶状体蛋白敲除小鼠(自发白内障)。
检测指标:
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混浊分级(LOCS III标准)、晶状体透明度(光学相干断层扫描,OCT)。
动物:大鼠(STZ诱导)、小鼠(Akita或db/db基因修饰)。
建模方法:
单次腹腔注射STZ(50–65 mg/kg,监测血糖>300 mg/dL)。
需维持高血糖3–6个月才能出现视网膜病变。
链脲佐菌素(STZ)诱导:
氧诱导视网膜病变(OIR):新生小鼠暴露于高氧(75% O₂,5天)后返回常氧(模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)。
检测指标:
视网膜血管渗漏(荧光素血管造影)、新生血管(视网膜铺片PAS染色)、炎症因子(VEGF、IL-6 ELISA)。
动物:小鼠(C57BL/6)、猪(小型猪)。
建模方法:
氪激光(波长647 nm)破坏Bruch膜(3–5点/眼)。
7天后评估CNV面积(OCT或荧光素血管造影)。
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(CNV):
遗传模型:如补体因子H(CFH)敲除小鼠。
动物:rd1、rd10小鼠(自发PDE6B突变)。
检测指标:
视网膜电图(ERG)振幅下降、外核层厚度(OCT)、视杆细胞凋亡(TUNEL染色)。
疾病类型 | 推荐动物 | 建模方法 | 关键检测指标 |
---|---|---|---|
角膜损伤 | 大鼠、兔 | 机械/化学烧伤 | 荧光素染色、炎症评分 |
干眼症 | 小鼠 | 东莨菪碱+低湿度 | Schirmer试验、杯状细胞计数 |
青光眼 | 大鼠、小鼠 | 激光/微球诱导高眼压 | 眼压、RGC计数 |
白内障 | 大鼠 | 亚硒s钠注射 | 晶状体混浊分级(OCT) |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| STZ大鼠、db/db小鼠 | STZ诱导高血糖 | 血管渗漏、新生血管 |
AMD | C57BL/6小鼠 | 激光诱导CNV | 荧光素血管造影、VEGF表达 |
视网膜色素变性 | rd1/rd10小鼠 | 自发突变 | ERG、外核层厚度 |
动物伦理:遵循国际实验动物护理评估协会(AAALAC)指南,减少痛苦(如使用麻醉剂:异f烷或戊巴b妥钠)。
操作规范:
角膜操作需无菌条件,避免继发感染。
玻璃体注射需使用微升注射器(33G针头)。
对照设计:设立假手术组(如仅做角膜刮擦无损伤)、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(如已知有效药物)。
长期观察:部分模型(如DR)需数月才能表型明显,需定期监测(血糖、眼压、眼底照相)。
产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