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文章
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
他mo昔芬(Tamoxifen)诱导系统
时间可控性强,避免胚胎期致死问题;
高灵敏度版本(如Cre-ERT2)对4-OHT的敏感性提升10倍。
原理:将Cre重组酶与突变型雌激素受体(ER-LBD)融合形成Cre-ER(Tam)融合蛋白。未给药时,该蛋白与热休克蛋白(HSP90)结合并滞留于细胞质;给药后,他mo昔芬与ER结合,释放Cre进入细胞核,介导loxP位点间的重组。
优势:
四环素诱导系统(Tet-On/Tet-Off)
Tet-Off系统:无需四环素时,tTA蛋白激活Cre表达;给予多xi环素(Dox)则抑制Cre活性,适用于持续敲除场景。
Tet-On系统:需Dox激活rtTA蛋白才能启动Cre表达,适用于短期诱导。
应用:常用于发育阶段特异性基因功能研究,如肺上皮细胞基因敲除。
干扰素诱导系统(Mx1-Cre)
通过注射polyI:C或干扰素诱导Cre表达,适用于免疫细胞或肝脏等干扰素响应组织的研究。
构建Flox小鼠:在目标基因两侧插入loxP序列,确保基因正常功能不受影响。
选择Cre工具鼠: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组织特异性或药物诱导型Cre品系(如Alb-CreERT2用于肝脏特异性敲除)。
药物处理:
他mo昔芬:成年小鼠连续5天腹腔注射(75-100 mg/kg),溶解于玉米油或葵花籽油。
多xi环素:通过含药饲料(600 mg/kg)连续喂养14天。
表型分析与验证:通过PCR、Western blot或荧光报告系统确认敲除效率。
疾病模型构建:如肿瘤研究中诱导性敲除致癌基因,观察肿瘤发生动态。
发育生物学:研究特定发育阶段(如胚胎期或成年期)基因功能。
组织特异性研究:结合组织特异性启动子(如神经元Nestin启动子),解析基因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作用。
药物交叉污染:处理组与对照组需分笼饲养,避免他mo昔芬通过粪便交叉诱导。
脱靶效应:部分Cre品系存在本底活性(如Cre-ERT2的泄露表达),需设置严格对照。
剂量优化:药物浓度和给药频率需根据动物年龄、品系调整,避免毒性。
产品咨询